-
客家之爱
-
作者:吴德荣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避战乱,闯蛮荒,悲天地,拓前程,这是许多年前我对于客家民系的最初认知。那时年轻,对于自己地域母体和精神母体的客家,缺乏应有的探究,更缺乏广阔的构想。如今对于客家,虽说历经了轰轰烈烈客家热的洗礼,认知层面、体悟层面有了一定拓展,但也只是于记忆的皱褶里填入了一些关乎客家的零乱 章节而已。从出生到现在,
-
客家文化之夜醉倒四海嘉宾 ——第二届世界客商大会“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热闹的“客家文化之夜”现场
●本报记者李少凤
“梅花香四溢,客都迎客来;客商齐欢聚,情意传天下。”昨晚,第二届世界客商大会“客家文化之夜”主题晚会在客天下旅游产业园隆重举行。参加客商大会的1000多名嘉宾聚首一堂,享受了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欢度了愉快酣畅的一晚。
晚会华丽恢宏唱响
-
客家:程贤章的文学世界
-
作者:缪俊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写客家,一百年内没人能写得过我”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广东作家程贤章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身上流的是客家人的血,我的性格是客家的典型,我的作品里写的是客家人的生活,说句自大的话,写客家,一百年内没人能写得过我。”此言一出,引起不同反响。$$我同程贤章交往二十多年。在我的印象中
-
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隆重开幕 王志珍
-
作者:陈发胜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开幕式盛况。李永安 摄
文化节开幕仪式启动。王毅 摄
本报讯 昨日,永定县湖坑镇振成楼前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沉浸在福建(永定)土楼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欢庆喜悦气氛之中。由龙岩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旅游局主办,永定县人民政府、福建省文物局、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
-
龙岗客家文化值得大力发掘
-
作者:周昌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年轻的深圳其实有悠久的文化,其中一大组成便是客家文化,而龙岗的客家文化在深圳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龙岗新闻网报道,近日,布吉街道的甘坑社区“客家凉帽”被列入广东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度引起社会对龙岗客家文化的关注。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重新审视龙岗客家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加大发掘力度。
-
客家族谱透露移民“天府之国”秘密
-
作者:周俏春肖林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几百年来,是什么原因吸引着客家人不远千里移民“天府之国”呢?$$成都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肖平近日展示了他收藏的洛带客家族谱,从这里也许能找出一些答案。$$首先,岭南客家人是被四川“天府之国”的美名吸引过来的。虽然明末清初四川因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城镇荒芜,但肥沃富庶的“天府之国”还是让客家人心生向往
-
我市首届客家山歌演唱比赛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晚,三明影剧院内热闹非凡,掌声不断,我市首届客家山歌演唱比赛决赛在这里举行。12支各具特色的参赛队伍一起同台竞技,唱响流传千载的天籁之音――客家山歌。
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市政协原主席袁德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铮,市政府副市长陈凤珠,市政协副主席赖逢良同近千名观众观看了比赛。“欢
-
曾宪梓:客家之子,以客为根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宪梓先生在第23届世客会上,精神矍铄,谈笑风生。 黄赞福 摄
■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叶志卫
老先生走进位于翔丰国际大酒店国际会议厅时,全场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曾宪梓老先生,这位著名的客家
-
将建3平方公里客家文化村
-
作者:谷少传 肖汉鲁 阮阿萍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其中以大万世居为中心,建设3平方公里客家特色旅游城成为亮点,这是记者昨日记者从坪山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
-
耕山致富,客家妇女大有可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妇联组织妇女代表种下金花茶
扫一扫,开启金花致富路。
梅州是典型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客家妇女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开山种果、犁田种粮的重任,旧时期的客家妇女,就给人们留下了“背负幼儿孩童、赤脚田间劳作”的朴实勤劳的形象。
在市妇联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