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秋晚”融入更多梅州客家元素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少凤实习记者李跃)7日至9日,“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副导演景欣、舞蹈总监梁群率领导演组一行6人来梅考察采风,并挑选舞蹈团队班底。市委书记朱泽君会见了导演组一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章新陪同。
在梅期间,导演组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梅县文体中心、中国客家博物馆、客天下
-
“没想到惠州如此包容”陈江22户三峡移民融入当地成为幸福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陈江三峡移民村商铺林立。本报记者范海波 摄
汽车驶进一段宽广笔直的水泥路面后,两侧一座座两层或者三层的住宅楼首先映入记者的眼帘。记者在村里遛了一圈,家家窗明几净,宽敞明亮。几位妇女悠闲地坐在家门口,拉着家常,其乐融融。这就是陈江的移民村。2002年8月,因三峡工程建设需要,重庆市巫
-
60男女演绎客家风情 融入惠阳元素的《客家山歌》将亮相省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黄尉宏
双手舞着一顶客家凉帽,一男一女甜蜜嬉闹,女子扭动柔韧腰肢,男子在后头含情脉脉地追逐,两人深情对望,莞尔一笑。这是惠阳区将要在省运会开幕式上登台亮相的《客家山歌》歌舞节目,60名演员演绎惠阳的客家风情,展现客家人勤劳朴素、热爱生活的一面。
头顶烈日紧张排练
烈日底下,在惠阳一
-
把客家资源融入现代经济大潮 ——广东省客家商会会长温纯青访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操为广东省客家商会题《客家之光》
本报记者黄山松刘奕宏
南国的金秋,是个五谷飘香的收获季节。11月19日,深圳大鹏湾畔、梧桐山下的大百汇中心花团锦簇,高朋满座,广东省客家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此隆重举行。广东省客家商会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由“无地域”
-
客家文艺需要融入现代元素省客家民俗文化研讨会举行,市民协负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多年来,我市非常重视客家文化艺术的传承,客家山歌、舞麒麟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图片由侯粤春提供
12月1日,由广东省文联、省民协主办的广东省客家民俗文化研讨会在东莞市举行。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当代文艺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
-
新老客家聚一起乐度晚年随子女来惠州定居老人融入惠州环境,生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下午,吴文腾在市老年大学创作书法作品。 本报记者丘思远 摄
“我们这帮老人在惠州生活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唱歌跳舞写字绘画都能结识一大帮友人,惠州本地人个个都很热情。‘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这句话我有深切的体会。”江西省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吴文腾老人2006年随儿女到惠州
-
客家腌菜酸甜甜
-
作者:刘厚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西兴国是客家人聚居地,腌菜原是当地农家常备的一道“土菜”。冬春时节,一园一园的大叶风菜(也叫长命菜)青翠欲滴,选肥嫩的风菜叶子摘了洗净,排在干净的草坪上晒至水干及茎叶柔软为宜,然后一把把地切碎,用滚烫的水烫去涩味,捞起倒到预备好的大水缸里压实,在上面铺上干净的稻草并用油纸密封好,一二个月后揭开,醇
-
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探析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思想工作]
许国义
梅州,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文化汇聚区,一个革命的先行地,当前正在进行着一场包容开放、改革创新的思想大解放。值此有利时机,深入探析客家文化精神内涵,有助于激扬客家文化促进梅州科学发展韧劲,散发先进文化感召人、凝聚人、造福人的魅力。
客家文化是人类文化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儿
-
新春话年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松源镇蔡蒙吉故居门神画,据考是迄今可看到的最古老的“门神画”
梅县知名艺人侯文发的民族英雄系列年画之《岳飞》
【习俗】
●徐建文
新春年画,最早的名称叫“门画”。两宋时期称作“纸画”,明代叫“画贴”,清代道光年间始称为“年画”。张贴年画,源于先秦两汉自然崇拜和神袛信仰的祭
-
根植客家文化 传承司法文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工作研究】
●刘思彬
一个社会、一个地域的文化意识,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语言、道德观念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调节和规范的作用。客家文化意识既带有浓厚的人文理想色彩,又富于求实的精神,其重名节,薄功利;重孝悌,薄强权;重文教,薄无知;重信义,薄小人等为人处世的道德价值观念,是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