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客家文博会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文博会开幕式现场。( 钟小丰 摄)
本报讯 (记者刘世锦)昨日上午,首届客家文博会——客天下·2013’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在简朴、喜庆、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首届客家文博会由市文广新局和市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主办,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协会组织、企业承办”的方式举办,旨在
-
心心相依共促繁荣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8月13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在赣州召开后,在赣州各地引起热烈反响。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赣台两地客家人同根同族,血脉相连,应借助“客家力量”推动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共促两地繁荣发展。
上犹县文化馆馆长李丽激动地说:“相同的语言拉近了两岸同胞的距离。我作为一名
-
客家绘画版“史记”静待收藏爆发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从围龙走出的客家人》局部
【热点关注】
去年,画家赵勋的巨幅长卷《从围龙走出的客家人》在台湾引起了巨大震撼,许多台湾客家人看完长卷后深受感动,希望能收藏长卷的珍藏版。而笔者日前获悉,该长卷的收藏版已经正式与世人见面。有专家评价,“这套限量收藏版的收藏价值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八年完成客家绘画版“
-
这是为客家文化传承做的一件大好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化艺术节嘉宾拿到本报特刊后先睹为快。(古礼贤摄)
本报讯(记者陈潮华)本报精心策划、抽调精兵强将,历时2个多月,为广大读者奉上40个版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特刊》。昨日早晨,这40个版的特刊随着当天的《梅州日报》一起送到了与会嘉宾和广大读者的手中,引起了热烈反响。他们纷纷称赞本报的创举,
-
“金溪流域与客家”学术研讨会在泰宁举行
-
作者:巫瑞万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我市首次“金溪流域与客家”学术研讨会,于12月20日在泰宁举行。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市政协原主席、市客联会会长、第25届世客会筹委会副主任袁德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杨彦杰出席会议。
泰宁县委领导在会上致辞。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金溪流域与客家”的主题畅所欲言,深入研讨,展示和交流一
-
杨耀林致力客家围屋研究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耀林。(资料图片)
杨耀林是原深圳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1981年以广东省博物馆考察队队员身份投身特区考古筹馆工作的杨耀林,在孜孜不倦追求考古事业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客家围屋的研究。
杨耀林出生在梅州,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怀着对客家故土的深厚感情和对客家
-
深圳最大蠡壳窗亮相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
-
作者:毕国学 张星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鹤湖新居展出的蠡壳窗是深圳地区已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海镜窗。 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 摄
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
实习记者 张星
第九届文博会期间,客家民俗博物馆作为文博会活动点之一,客家特色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让中外游客全方位欣赏客家文化的魅力。
龙岗街道罗瑞合村的鹤湖新居始建于清乾
-
挖掘宣传客家历史文化名人 本报主办纪念古直诞辰125周年活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琪欣高讯刘奕宏)昨日,纪念客家先贤古直诞辰125周年系列活动在梅县梅南镇举行。中国足协原副主席、原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省方志办巡视员侯月祥,梅州日报社总编辑郭文烈,市方志办主任丘洪松,梅州日报社副总编辑黄山松,梅州市、梅县以及来自北京、广州、深圳有关单位的领导、嘉宾出席相关活动。
古
-
加强客家文化保护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省客联会领导结束在岩调研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钟丽琳 实习生 刘婷) 8月2日到7日,由省委原副书记、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原副主任、省客联会会长林开钦率领的省客家研究联谊会调研组深入我市长汀、连城、武平、上杭、永定5县调研客家生态文化保护与建设工作。市领导张健、黄晓炎、陈建寿、杜乔元、饶作勋、林乔城、郭丽珍,市政协原主席林仁芳分别
-
客家童谣,客家人心灵的坚守梅州文化馆每年培训100到200
-
作者:钟鑫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孩子们在表演客家童谣《月光光》。 (资料图片)
客家童谣是客家人千百年来对儿童启蒙教育的儿歌,它通过口口相传、代代相承,从中原一路走来,在南粤大地上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客家童谣源于何时,史无记载。“牙牙初学语,教诵‘月光光’。一读一背诵,清新如炙簧。”这首充满着温情的诗是晚清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