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客家人,心里一直认为两岸都是一家人” 客家乡亲组团参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洛杉矶客语研习筹委会成员在一起合影。(侨报记者高睿摄)
【侨报记者高睿7月21洛杉矶报道】在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副教授何石松、台北艺术大学教授吴荣顺即将来美举办海外客语巡回讲座的新闻发布会上,加州客家联合会客属乡亲表示,联合会成员将于9月底赴中国大陆参加十一国庆大典。
加州客家联合会一
-
世客会组委会文艺组要求展示客家祖地风貌办好客家文化盛会
-
作者:巫瑞万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7月31日,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组委会文艺组召开首次全体成员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前一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并具体部署了下一步工作。
市政府副市长、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组委会副主任、文艺组第一副组长张丽娟,市政协副主席、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组委会副主任赖逢良出席会议。成员单
-
市艺术团架上中法友谊之桥 深圳客家情韵唱响大溪地
-
作者:梁诗慧 许伟 李舒瑜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特区报讯(通讯员 梁诗慧 许伟 记者 李舒瑜)应我驻法属波利尼西亚领馆及大溪地信义堂邀请,深圳艺术团一行22人近日赴大溪地为庆祝信义堂百年庆典进行慰问演出,架起中法友谊之桥。
大溪地约有2万华人,约占人口的10%,华人华侨经济约占当地85%以上,多数侨民以祖籍龙岗为主。此次家乡政府精心筹备带来
-
“我一天生活费不能超50元” 曾宪梓在河源世客会期间阐释客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刻苦、耐劳,面对困难不畏缩,勇往直前,有智慧,肯拼搏。不要浪费时间,把握任何一分一秒,把行动思想灌注到创业发展中,这就是客家精神,也是客家魂。”在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开幕之际,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博士11月28日在河源阐释客家精神。
曾老出生于广东梅县,作为地道的客家人,他对客
-
“新客家”感受广州巨变 十几年前“两不像”如今“大气又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谈及广州近十多年来的变化,在穗工作了18年的“新客家”陈宇飞很感慨:“和九十年代初我刚来广州时相比,这座城市变化太大了,可以说是脱胎换骨!”
陈宇飞来自粤东一座小城。1990年,他考上暨南大学,毕业后又留穗工作,从此成为一名“广州人”。回忆起自己初到羊城的印象,陈宇飞说:“那时候的广州,到处脏脏的
-
严修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客人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严修鸿
清朝中期以来,粤中、粤西的“土客之争”日趋激烈,客家人不仅一度受到客居地原住民的经济抵制,而且受到他们的文化拒斥,被视为“苗蛮之种”。岭南“土客之争”本质上是族属之争,也即客家人的文化身份之争。
中山大学教授古直先生1928年著《客人对》,力说客家“诗书礼乐”文化之盛,讲述客家
-
2011年梅州“中华文化游”暨大埔首届客家美食节启动 八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莹李锦让古礼贤特约记者黄志忠丘佳纳实习生钟家祺)昨日,2011年梅州市“中华文化游”暨大埔首届客家美食节在大埔县文化广场启动。来自海内外1000多名游客,将在2天的时间里,在大埔品各式客家风味小吃、赏地道客家民俗风情,尽享“美食文化盛宴”。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翁永卫,市人大常委会副主
-
两岸客属雨中共欢庆 冠豸山客家民俗文化节于“客家祖地”连城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马卡丹 林立中 通讯员 黄水林) 情深深雨蒙蒙。16日晚的“客家祖地”连城县下起了蒙蒙细雨,尽管如此,来自福建、台湾的政府官员、客家文化研究机构代表携两岸万余名客属乡亲齐聚连城县豸前街广场,在漫天烟火和雨水交织中载歌载舞,欢庆第十一届冠豸山客家民俗文化节开幕,共同掀起客家元宵民俗盛
-
福永将崛起海滨新城法定图则编制完成,规划增10所学校,打造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周昌和)一座现代都市与古城韵律相融合的海滨新城将崛起于宝安福永。昨天记者从宝安规划分局获悉,福永中心片区的法定图则编制完成,这个与深圳机场只有一河之隔的片区的定位将凸显其区位优势,挖掘现代都市与古城韵律,打造多条以客家文化为依托的商业步行街。
福永中心片区与深圳国际机场近在咫尺,坐拥天
-
龙华旭日村:博罗首个省古村落具有典型客家宗族聚居特色,致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图:旭日村环卫队队员陈银球在打扫卫生。
右图:旭日村现存的古建筑。 本报记者贺小山 李燕文 摄
在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每天早上总能看到环卫工人在水泥村道上和古村落建筑群内打扫卫生。原来,不仅当地党委、政府在努力将具有典型客家宗族聚居特色的旭日村古村落打造成旅游景点,当地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