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
学位论文 (5)
按年份分组
2014(7)
2011(1)
2009(1)
2008(1)
2006(1)
199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5)
方言(2)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古汉语研究(1)
语文研究(1)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客、赣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读不送气塞音塞擦音的性质
作者:万波 庄初升  期号:第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古全浊声母  送气  不送气 
描述:读音性质的差异,有学者对口语常用字"辫"读阴平不送气声母的性质误作普通话影响,及把口语中不常用或根本不用的某些仄声字的不送气特征误作早期音系的底层。
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
作者:刘纶鑫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赣方言  声调  清浊  送气  韵类 
描述:全浊次浊各分两类 ;有的则依据古韵类分类 ,通常是咸深山臻四摄入声字为一类 ,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为一类。客、赣方言都存在浊上部分归阴平的现象。客赣方言都有次浊随清流的现象 ,但客家方言内部比较统一。
古全浊声母今读送气清音的研究
作者:陈庆延  期号:第4期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全浊声母  河东方言  客家话  不送气  山西西南部  清音  仄声  赣方言  客家先民  语音特征 
描述:声母仄声字读送气清音的历史材料极少。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有一处写道:“今荆襄人呼提为堤,……关中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亦曰坊中语也。”其中“稻”字中古是定母上声字,属全浊声母仄声。“讨”字中古是透母上声字,属送气清音。所谓“坊中语”即口头语。
试论唐五代全浊声母的“清化”
作者:黄笑山  期号:第3期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浊声母  唐五代  《切韵》  吴方言  《日本书纪》  《古事记》  《韵镜》  清化  《集韵》  客家方言 
描述:试论唐五代全浊声母的“清化”黄笑山《切韵》时代全浊声母的特点是,塞音和塞擦音声母是不送气的带音声母,关于这一点前辈学者已有过许多讨论。其主要证据是:一,译经材料里梵文的不送气浊辅音汉语全用全浊字来译;而梵文的送气浊辅音在汉译时显然有困难,因此要用各种...
贺州沙田客家话音系
作者:张秀珍  期号:第1期 来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沙田客家话  长乐声  河婆声  河源声 
描述:贺州沙田客家话主要是长乐声,来自广东梅州地区。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基本送气,有舌尖前不圆唇音韵母[()],晓匣二母合口基本读[f],没有[y]音,声调6类,浊上读阴平,有两套塞擦音及同部位擦音,全浊声母今读不送气,这反映了沙田客家话的变异。
客赣方言“辫”读如“边鞭”的性质
作者:张双庆 万波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赣方言  古全浊声母  本字 
描述:在一些客家方言里,古全浊上声字“辫”今读如“边鞭”,声母不送气,被视为古全浊声母字客家话今 音也有读不送气的例字之一。本文考察“辫”在各地客赣方言里的读音,认为上述读法并非来自“薄泫切” 的例外,而是来自“卑连切”或“布玄切”的例内,其本字为“编”。
湖南汨罗长乐方言语音分析
作者:陈山青  期号:第4期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乐方言  声韵调配合关系  语音演变规律  语音演变趋势  湘语 
描述:“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时清化,舒声字一般不送气,入声送气”、“模韵端泥组、鱼虞韵庄组与流摄字相混,鱼虞韵精组读[i],蟹撮合口端系读开口,一般都保留入声调类”和湘语长益片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