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民俗文化艺术的特色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以赣南宁都为研
作者:苏丹  期号:第5期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宁都  客家民俗文化艺术  特色元素 
描述:本文拟从宁都客家民俗文化出发,深入研究其渊源、艺术价值的同时,系统归纳总结其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启示.在传承客家地域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宁都、了解宁都,也为拓宽现代设计理念、丰富设计元素.
20世纪初闽粤边区的客家妇女生活:基于毛泽东对客家妇女调
作者:谭元亨 刘国钰  期号:第6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0世纪初闽粤边区的客家妇女生活:基于毛泽东对客家妇女调
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所商文化研究所客家文化研究所揭牌仪式暨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报告会  揭牌仪式  陶瓷文化  研究所  客家文化  景德镇  商文化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描述:库”的一项新举措。江两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刚为三个研究所揭牌,中共江两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有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由江两省社科院院长傅修延主持,江两省社科院、省社联党组书记,省社联主席尹世洪致辞。出席会议的院会领导还有省社联副主席郭杰忠、纪检组长姜玮。新成立的一个研究所的所长任会上作了发言。揭牌仪式后,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所所长陈雨前作了关于“景德镇学”的专题学术报告。[编者按]
江西信丰小河镇明代客家民居遗址发掘
作者:徐长青 严振洪 余江安  期号:第3期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  客家民居遗址  明代  出土器物  风俗习惯  建筑遗址 
描述:2002年9月至10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赣州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对位于粤高速公路信丰县小河镇光荣村卢富芫村的一处明代客家民居围Song高遗址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汉代“坞堡”化石 茶香火暖人家——龙南关西客家围屋探访
作者:樊文  期号:第7期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代  江西  客家文化  客家围屋  建筑风格  人际结构  “坞堡”化石  龙南乡 
描述:早就听说在客家聚居的江西赣南,至今遗存风格独具的明末清初围屋500多座,而与广东接壤的龙南一县,就占去十之七八,数量之多,构造之异,保全之好为他域难匹。刚到赣州的我,风尘未洗,即在友人陪伴下直驱“客家围屋之乡”。
简述粤东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张快彩 黄东阳  期号:第7期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  唱腔  表演 
描述:五华采茶戏也称粤东采茶戏,它起源于赣南安远九龙山的民间歌舞,在音乐唱腔、表演程式等方面保留了赣南采茶戏的特点与风格。本文简要地阐述五花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南康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作者:温珍琴  期号:第8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康  形容词  生动形式  重叠  加缀 
描述:南康地处江西赣南,属于赣南客家方言中心片。南康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丰富多彩,颇具特色,有重叠式、加缀式、综合式及其他式,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和补语,有的也可作状语和定语。对之加以详尽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客家方言及文化。
“学科交叉视野下的客家研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会议综述究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论坛  学科交叉  综述  视野  文化认同  师范学院  江西赣州 
描述:由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以“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为主题,于2011年10月21-24日在江西赣州、广东河源隆重召开。
“客家亲情服务”创品牌
作者:万黄莺  期号:第7期 来源:供电行业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亲情服务  品牌  供电公司  江西赣州  奥运 
描述:5月以来,江西赣州供电公司以开展金牌服务迎奥运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创“供客家亲情服务”品牌。将凸显客家亲情作为开展“金牌服务迎奥运”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行“五心、四优、五种礼仪”。“五心”即用电安心,交费省心,计量放心,热线舒心,
不践古人自出新意
作者:姜东舒  期号:第12期 来源: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端午前夕,我正在病榻上疗病,忽接陈云金先生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言及江西赣南书法家、赣南客家书画院院长汤存忆先生准备出版一部书法作品集,嘱我为其作品集作序,同时还附寄了汤先生准备出书的作品照片和有关简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