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客家巫乐的传承样态:以赣南麻布村的“问
-
作者:肖艳平
期号:第3期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巫乐 赣南客家 固定传承 活变样态
-
描述:变的两种传承样态.
-
融入地域文化的教育基地景观规划设计探索:以赣州市反腐倡廉教
-
作者:曾黎 许五军
期号:第0期
来源:《规划师》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入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思路,符合景观规划设计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丰富了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形态,必将成为廉政教育基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当然选择。
-
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赣南民间
-
作者:张嗣介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民间元宵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赣南民间
-
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闽粤赣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视野
-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3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间信仰 国家 基层社会 控制 整合 Hakka folks believes country basic society control conformity
-
描述: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闽粤赣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视野
-
论客家先民在江西的南迁
-
作者:刘纶鑫
期号:第1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迁北民 赣江 抚河
-
描述:历代北民南迁途经江西时有两条重要的交通路线:西线的赣江、大庾岭道;东线的抚河、赣东驿道。它们对赣、客、粤、闽四个地区的移民及其语言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略论梅江文化与汀江文化的渊源关系
-
作者:赖雨桐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汀江流域 宁化石壁 梅江 客家先民 渊源关系 定光古佛 中原文化 丘逢甲 文化的传承 闽粤赣边区
-
描述: 赣江、汀江、梅江流域所在的闽粤赣边区是“客家聚居地”、“客家大本营”,早已为众多客家研究者所肯定。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梅江文化与汀江文化的渊源关系作些探讨。
-
论兴国山歌之乡客家吹打乐
-
作者:李启福
期号:第3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吹打乐 起源与传承 配器 结构
-
描述:兴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赣南客家地区的山歌有别于赣南其他县,吹打乐自然也 有其独特之处。兴国客家吹打乐有别于他而独具创作特色。
-
湖南炎陵方言的语音特点
-
作者:陈山青
期号:第3期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陵方言 声韵调 语音特点
-
描述:炎陵县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东与江西省的井冈山市、遂川县交界。炎陵方言是炎陵县境内的主要方言,主要呈现赣语为特征,属于赣语吉茶片。文章主要描写炎陵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语音特点。
-
传承经典 戏剧兴校
-
作者:刘春明
期号:第3期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传承与发展 老年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文化 面临困境 经典 赣州市 生活气息 特色
-
描述:赣南采茶戏是流传在赣南民间的歌舞小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客家特色,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其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
-
“围屋”与寻找安全感
-
作者:眭达明
期号:第4期
来源:杂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全感”! 不由得想起两次参观过的赣南“围屋”。 围屋,就是由厚厚的外墙包围着的屋子,又称“围子”或“土围子”,是赣南客家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