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建设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影响
-
作者:权亚楠 张庆晓
期号:第21期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文化产业 文化传播
-
描述:随着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城市的创建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就是信息化,数字化,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软信息——文化,智慧城市建设势必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信息的传播也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
-
城市化进程中梅州人居环境探析
-
作者:刘德良
期号:第6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居环境 梅州市
-
描述:在阐述梅州市城市化进程和人居环境概况的基础上,开展了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梅州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有了较大幅度的同时提升,即随着城市化率从35.85%上升到46.20%,人居环境综合指数从0.68上升到0.96,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
人口城市化的文化作用:梅州市人口城市化的客家文化影响分析
-
作者:俞万源 冯亚芬 雷汝林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文化作用与影响 文化特质 客家文化 梅州市
-
描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城市化的文化作用入手,分析文化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考察人口城市化的文化作用,文化特质对人口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人口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文化根源.客家文化的儒家文化、移民文化、山区文化、多元文化等文化特质及其外化的人文精神是梅州市“二元化”人口城市化的内在文化根源.
-
深圳龙岗区客家民居保护规划获公众广泛赞誉
-
作者:黎岩
期号:第18期
来源:城市规划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保护规划 龙岗区 深圳市 客家人 文化特色 建设开发 社会公众 重要性 保护原则
-
描述:的城市化进
-
河源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浅探:以城市品牌战略为重点分析
-
作者:陈汉元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 客家 文化产业 城市品牌
-
描述:城市品牌建设,提升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形象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把河源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休闲宜居的品牌城市。
-
融合城市设计与项目策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索—贺州市世界
-
作者:张强 彭白冰
期号:第S3期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设计 项目策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贺州市世界客家文化公园
-
描述:在城市设计和项目策划的基础上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可将城市设计的意图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形式予以明确和落实,可以更好地继承和深化城市总体规划关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安排,更好地促进城市开发和管理。在贺州市世界客家文化公园规划实践中采用这一途径编制的规划发挥了比常规规划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作用。
-
城市化进程中的宗族变迁——以深圳龙西客家社区为例
-
作者:田阡 孙箫韵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 城市化 变迁
-
描述:本文结合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影响,在充分考察深圳市龙城街道龙西客家社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宗族状况的基础上,着重从宗族的习俗调整、宗族的聚居格局、宗族的经济基础和宗族的权威体系等几个方面,探讨宗族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对现代化理论关于传统与现代相对立的理念进行反思。
-
打造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
-
作者:温达勤
期号:第13期
来源:传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次中心城市 桂东南 城镇化率 城镇化建设 客家人 中心城区 加快推进 博白县 文化特色 人口规模
-
描述:人口规模2015年争取达到35万人左右。"博白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按照自治区的定位要求,结合作为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县实际,进一步凸显客家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
-
建设连城县生态型旅游城市的对策与思考
-
作者:项腾荣
期号:第18期
来源:东方企业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发展现状 对策思考 连城县
-
描述:经济,更具发展潜力和魅力。连城县发展生态型旅游城市,是摆脱传统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模式,它对提高城镇水平,壮大县域经济总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连城县
-
粤东北城市客家山歌的实录报告与思考
-
作者:张羡声 崔宝霞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山歌对唱 山歌集 山歌会
-
描述:自20世纪90年代起,粤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陆续出现了市民聚集在一起唱客家山歌的文化现象,本文以梅州城内的客家山歌对唱、翁源县城的"山歌集"和韶关市内的"山歌会"为实例,报告了这一音乐文化现象的背景、过程和方式,进而提出采集和研究客家山歌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的呼吁。
上页
1
2
3
...
5
6
7
...
35
36
3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