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110)
报纸(3174)
学位论文(713)
图书(647)
会议论文(201)
视频(138)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110)
报纸 (3174)
学位论文 (713)
图书 (647)
会议论文 (201)
视频 (138)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40)
2014(5055)
2013(685)
2012(724)
2011(695)
2010(568)
2009(314)
2008(305)
2007(183)
2000(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31)
客家研究辑刊(320)
神州民俗(1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
规划师(5)
艺苑(3)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2)
山东纺织经济(1)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文博(1)
管窥江西客家研究未来趋势:台湾粤东的经验
作者:罗烈师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概念  土客概念  客人论述  客家论述 
描述:客家研究兴起于台湾、香港闽粤赣,目前台湾粤东“具历史深度的建构论”立场蔚为主流,本文认为在这一研究趋势下,江西的客家研究应该一方面以前述理论检视江西19世纪20世纪初期的族群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则以江西本身独特的历史、地理、语言及文化的背景,台粤的理论展开对话。
关于客家移民文化认同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移民  迁徙  文化认同 
描述:响;三是清代以来客家精英民众呈现不同的文化认同观。
谈“蛇话”客家话的渊源及特质
作者:邹联芳  期号:第6期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蛇话”  发音  词汇 
描述:通过对客家话及河源蛇话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蛇话是客家话的一种变体,是界于客家话粤语之间的一种方言,其得名缘由客家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客家人心理有关。蛇话单纯客家话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发音及用词上却有诸多不同。
闽中土堡流散中的客家文化
作者:陈其端  期号:第3期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中土堡  民族迁徙  文化流散  栖息生发 
描述: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建筑形式,土堡形制建筑特色的功能、成因和象征意义,体现着客家人集体意识历史记忆的文化承转持守。这在文化资本化、价值分享普世化的现实性上,其意义就不止于建筑学本体层面,同时更应是一个由特定流散族群体现出的文化流散生发的价值延伸和启示。
广东汉乐广东汉剧的相互影响
作者:李英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汉乐  广东汉剧  外江弦 
描述:广东汉剧是粤东地区盛开的一朵鲜艳奇葩.其发展历程,同处粤东客家地区的广东汉乐休戚相关,这种互为的相生性联系,为双方的进一步完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广东汉乐称谓的变换历程、广东汉乐之音乐构成、广东汉乐广东汉剧的多样性交流三方面可以得见广东汉剧广东汉乐的相互影响.
客家风情客家民居
作者:张玉玲  期号:第11期 来源:华夏星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华,中原一带(主要指河南、湖北、陕南一带)在战火饥荒的交替侵袭之下,一大
我的客家文化观——程贤章对话录(节选)
作者:曾令存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程贤章  文化观  节选  对话  “大跃进”  客家研究  精神品格 
描述:还有你的的编辑记者生涯;另外一个是客家有密切的关系。
论客家文献的开发利用
作者:古莹芳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  客家文献  客家文献开发 
描述:文化的方式以及具体的工作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对客家文献开发利用实际意义。
勾勒客家文化在台湾传承和变迁的轨迹——读谢重光《闽台客家社
作者:兰俏梅 蓝七妹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社会  谢重光  客家文化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9月  轨迹  变迁  传承  台湾  闽台文化  关系研究  文化关系  亲缘关系  成系统  全方位  特殊性  同质性  区域内  作为 
描述:传说、文化繁荣。像客家乡土保护神定光古佛,客家化、山区化了的妈祖太太,以及龙王庙、五谷神庙、腾蛇寺等,都是客家人艰苦创业过程中天地人复杂关系的产物。每一尊神灵,每一座寺庙,都有一个饱含辛酸苦辣可歌可泣
客家廉洁文化的意义演进的思考
作者:柯华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复兴  廉洁文化  文化反腐  客家精神  制度 
描述:又是制度之母,由此从文化到制度,是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演进路径,也是反腐败制度化的结果。这帮助了客家文化应对时代挑战,并同时焕发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