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民性之探
-
作者:邱远
期号:第1期
来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特质 民性 两面性 响应
-
描述:客家人具有客性、山性、祖性、土性和神性等五大特质,源于此,生发出客家民性的五种精神气和对应的五大缺陷,指出客家民性之美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民性之痛正是导致客家地区长期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和社会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必须加以正视和克服。
-
从“贼巢”到“邹鲁乡”: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贼巢 科举 文化之乡 社会变迁
-
描述:明末清初的粤东地方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乱”到“治”的过程。文章以大埔县百堠村为个案,具体探讨该村在由“贼巢”到“邹鲁乡”的变迁过程中,乡绅阶层的产生及其对地方社会变迁的影响和作用。对于认识粤东地方社会转型的细节和内在机制,理解客家传统社会,这有着重要意义。
-
生态文明视角下闽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
-
作者:王连芳
期号:第1期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保护 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闽西
-
描述:源,虽然闽西的红色文化资源相对较丰富,但发展却相对较为薄弱,甚至在经济发展中并没有重视对这些资源的保护,红色资源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因此,把红色文化资源与传统客家文化和天赋的自然资源结合到一起作为促进闽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和策略,未尝不是一种值得探寻的社会发展途径。
-
赣南围屋的经济思想浅析
-
作者:赖施成 罗丽萍
期号:第36期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围屋 经济思想 价值利用
-
描述:赣南围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象征,它的出现与存继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从其建造、功能发挥、维修保护无不体现出客家人朴素的经济思想。认真理清围屋与客家人经济思想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并指导围屋的保护和利用。
-
海外华人商业文化研究的新视野——评《血汗和麻将——一个海外
-
作者:王天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社会 华人社区 文化研究 家庭 商业 企业 麻将 社会经济发展
-
描述:一、海外华人社会的商业文化传统及其研究视野 学术界曾有一种广泛的观点,认为传统的家庭组织结构是制约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一论调也作为解释中国长期落后于日本和西方国家的重要因素长期存在。
-
不同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态:客家围屋与徽州村落的比较
-
作者:江盈盈 贾倍思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社会文化 客家围屋 徽州村落 建筑形态
-
描述:作为中国历史上主要的两支由北向南迁徙的人群,客家族和徽州宗族既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又有截然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聚落形态。本文通过对这两种体系的差异分析,以及客家围屋与徽州民居和村落的比较,说明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会影响两种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
-
梅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选择
-
作者:彭玲 古广胜
期号:第28期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优势 存在的问题 路径选择 梅州
-
描述: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梅州属粤东北山区,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结合自身资源准确定位,走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
-
马来西亚客家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
作者:柯雪润 陈靖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形式和内容 马来西亚 海外华人社会 社会等级制度 社会经济地位 文化因素 文化模式
-
描述:饮食或庆祝仪式等细节,我们能否总结出一套更核心的行为模式或认同模式,使客家能反复地从中国、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其他族群中区分出来?研究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家在很多地区所具有的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
-
闽西客家民居建筑与环境
-
作者:何郑莹 裘行洁
期号:第6期
来源:建筑与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居建筑 环境
-
描述:客家民居建筑是客家文化的良好体现,不同类型的客家民居在地域上分异明显,其建筑形态受到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文章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客家民居建筑的演进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从古契书看粤东梅县传统社会的原动力
-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契书 广东 梅县 传统社会 原动力 客家 族人 宗族社会 民俗 生计 民间社会
-
描述:本文之古文书主要是指传统社会中宗族组织与民间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中的碑记、谱牒、契约、合同、算薄字据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界前辈陈翰笙、冯和法、傅衣凌等,就已注意到对古文书的搜集和研究,①50年代,徽州民间契约文书的大量发现,显现了从民间发掘古文书的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