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客家山歌剧形成之要素
-
作者:李巧钰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剧 客家山歌 传承方式 戏剧运动
-
描述:客家山歌早在唐代已经流行,而客家山歌剧则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方产生。以梅州客家山歌剧为具体分析对象,剖析其形成之要素,可认为客家山歌是其形成基础,唱山歌方式的转变是关键,戏剧运动是催化剂。这三个因素的具备,最终促成了客家山歌剧的产生。
-
移民、血缘与信仰变迁:以台湾客家巫氏为例
-
作者:吴巍巍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移民 血缘 信仰变迁 台湾 客家巫氏
-
描述:血缘关系的承传和延续.在迁台过程中,巫罗俊崇拜在台湾也由"人"升格为"神",演变为王爷信仰这一颇具地方色彩的神明角色,它提醒我们要注意福建民间信仰在台湾自然、人文环境下所产生的调适与衍变,只有正视这种差异性才能更好地为我们论证闽台文化同一性树立科学论说.
-
赣南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探析
-
作者:钟先丽
期号:第4期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古民居 旅游开发 建议
-
描述: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赣南客家古民居,以其特有的风格和韵律,而蜚声海内外,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应深入研究、重点保护、积极开发。本文从赣南客家古民居的由来出发,在分析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赣南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建议。
-
试论黄遵宪的日本观
-
作者:冯君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日本观 西学 近代中国
-
描述: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了解和介绍日本的人。他仰慕日本明治维新式的西化运动,明确提出以日本为师的政治主张,并积极推动实施;他对日本的侵略性有一定认识,警惕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威胁;主张加强中日友好往来。黄遵宪的日本观,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
台湾客家社会变迁研究:以新竹湖口地区为中心
-
作者:黃先光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社会转型 台湾客家 新竹湖口
-
描述:处在如此巨大转型之社会变革下,从垦拓开始即移入屯垦,换言之,在台湾社会变迁现代化过程中,客家人一直是其中的一个要角,缺乏客家人之历史书写,是一部残缺不全之台湾史;而新竹湖口客家庄之变迁,更充分反映出台湾迈向现代工业社会之变迁轨迹与发展样貌。
-
客家人生存智慧管窥―桂林市灵川县毛村社会历史调查
-
作者:李天雪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桂林毛村 客家 生计方式
-
描述:迁徙到桂林市灵川县毛村的客家黄氏族人,根据生存环境的变化,采用捕鱼立足,兼事运商,渔耕并举的生计方式,从原来的寥寥数人发展到数万之众。这一个案折射出客家人的生存智慧: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改造来发展农耕生产,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而灵活的生计方式。
-
闽西客家山歌的传播研究综述:以闽西与台湾客家山歌间的相互关
-
作者:吴越
期号:第6期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闽西地区 比较研究 台湾 音乐特征 闽西客家 客家地区 客家人 文化特征 研究成果
-
描述:客家山歌的研究成果,正从单一方面的某地客家山歌特征的研究,逐渐向各地客家山歌比较研究的方向转换。在对闽西客家山歌音乐特征的研究、源流的研究、闽台客家音乐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其中较突出的是温萍先生将整个客家地区的山歌糅合在一起进行的音乐文化特征的研究。
-
客家山歌的衬词、衬腔艺术:从铜鼓客家山歌言起
-
作者:韩玉澎
期号:第14期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衬词 衬腔 铜鼓 旋律线 客家人 艺术形象 音调 语言 旋律化
-
描述:铜鼓客家山歌是赣中艺术园中一朵奇葩。清康熙年间,闽、粤、赣南一批客家人迁铜鼓后,客家山歌便在铜鼓广为流传,其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在艺术上有独特之处。山歌语音音调依据客家语言的语气、语势装饰美化,跌宕起伏,保持着纯正的
-
浅谈粤北采茶戏演唱方法发展
-
作者:邵欢
期号:第1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采茶戏 演唱方法 客家地区 广东省 湘南地区 粤北地区 文化迁徙 发展 唱腔音乐 唱法
-
描述:粤北采茶戏是流传在广东省韶关市、清远市和河源市客家地区的戏曲剧种。始于明清以前流行于闽、赣的采茶山歌、小调。随中原文化迁徙,传入岭南,流行于粤北客家地区的民间小调。粤北采茶小调不断吸收赣、湘南地区的民间花灯、花鼓的歌舞表演形式,逐渐形成粤北地区独特的地方戏种。在我国戏曲
-
敲打出自己的声音:浅谈山歌剧《等郎妹》的击乐设计
-
作者:李曾
期号:第1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剧 打击乐 新剧种 表演风格 设计 音乐风格 客家地区 五十年 个性化 民间化
-
描述:山歌剧是一个只有五十年成长史的新剧种,梅州市山歌剧团始终肩负着剧种探索、试验和示范的使命。光阴似箭,岁月无情,鄙人接过前辈的鼓棒,在该团负责司鼓的职位,转眼间已过去了三十多年。作为一个新剧种,它的表演风格该向何处靠拢?音乐风格该怎么定位?几十年来,始终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戏曲化、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