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源和流-河洛文化对客家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影响
作者:周菲菲  期号:第244期 来源:历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源和流-河洛文化对客家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影响
gaya精神的展现与彰显-钟肇政雾社事件系列书写之诠释观点
作者:郑静穗  期号:第15期 来源: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钟肇政  原住民  雾社事件  gaya 
描述:史事件,以不同於一般史實觀看的角度,探查在抗日意識外,他們所奉行不渝的gaya精神,才是引領他們起身反抗的重要關鍵。另一方面,從主要故事人物「莫那•魯道-畢荷-阿外-林兵長」這四人,爬梳並整理出鍾肇政筆下所凝塑而成「性格有異,精神該是一貫」(鍾肇政2002:263)的形象,藉由故事人物的性格描繪,融合作者個人意識,重現人物外在形象和時代精神,在以歷史為底的文本裡,對熟悉的歷史背景再行創造,建構具體的敘事情節,不僅引起讀者的共鳴,亦可覺察他懷抱著對臺灣關懷的深厚情感,賦予在這個歷史事件中,呈現出有別於現實的歷史題材書寫。
赣南客家围屋建筑的特点和文化
作者:杜海明 李芸玲  期号:第11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屋  建筑  文化 
描述:围绕赣南客家围屋独有的特征;展示赣南客家围屋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和特色。赣南文化的缩影——客家围屋,承载了千百年优秀的赣南客家文化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保护。
赣南客家民居建筑装饰艺术
作者:李艳  期号:第6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围屋  建筑装饰  艺术 
描述:客家围屋建筑是一种民居文化载体,它的构造艺术和装饰艺术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客家围屋之建筑装饰艺术,无论是传统的石雕、砖雕还是木雕,都给人以淳朴自然的美感,形成高雅的艺术格调。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特别是围屋建筑中体现出的和谐人居文化,仍值得后人挖掘、借鉴,并加以发展。
赣南采茶舞蹈中“单袖筒”的表演风格
作者:温雅丽  期号:第3期 来源:艺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练和艺术家的加工,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单袖筒”,也称“单水袖”。它与古典戏曲中的水袖不同在于运用:其一是男角穿戴而非女旦,它是生和丑的专用技法。
粤东客家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设计的启示
作者:张金梅 胡小平  期号:第22期 来源:作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粤东客家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设计的启示
岭南才子的先见之明:兼宋湘鲜为人知的若干独特见解
作者:邓仁权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湘  才子  岭南  梅州市  嘉应州  翰林院  文渊阁  知府 
描述:宋湘(1757-1827);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白渡镇创乐象湖村)人。宋湘在世时,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川、贵州乡试主考,文渊阁校理,咸安宫、国史馆、文颖馆总纂。尔后被派往云南,先后担任曲靖、广南、大理、凤庆、保山、楚雄任知府,期间还兼任迤西、迤南、盐法道员,官至湖北督粮道。
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
作者:陈春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演变过程  韩江流域  客家人  民众  日常生活经验  近代教育  分类意识  历史记忆 
描述:的推广和近代城市兴起所引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由赣入闽的主要路径:附石壁现象的文化意蕴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地理  中国  客家  民族起源 
描述:古代由赣入闽的主要路径:附石壁现象的文化意蕴
客家源流研究述评——兼罗香林的源流观
作者:张小聪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源流  罗香林  述评  客家研究  源流问题 
描述:客家源流问题长期以来是客家研究的核心问题,并一直伴随并推动着客家研究向前发展。本文不仅回顾了近200余年关于客家源流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主要的观点和争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旨在探究客家研究进一步向前发展所需要之动力与精神。[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