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客家方言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
作者:邱甫田
期号:第2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客家话 客家方言 普通话 单音节词 理解古汉语 反问题 联绵词 “斜” 入声字
-
描述:谈谈客家方言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邱甫田客家人祖居中原,自东晋至明代,历史上三次大南迁,来到了闽西和广东梅县等地。由于客家人居住地都在交通闭塞的山区,生活方式相对封闭,再加上“不忘祖宗言”的传统思想,因此,客家话成为一支保留较多古汉语成份的独特方言。据...
-
试论山歌剧的表演及其兼容性
-
作者:徐秋菊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山歌剧 戏曲 风格 话剧 客家山歌 诞生 存在 归属 观点
-
描述: 客家山歌剧诞生后,人们就争论其类别归属。属戏曲呢?还是属新歌剧?它应该形成什么样的表演艺术风格?建立怎样的表演艺术体系?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山歌剧的表演应该向戏曲靠拢,一种则认为山歌剧的表演艺术风格就是话剧加唱,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带有片面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是截然分开的。山
-
第十三届“田汉戏剧奖”评奖揭晓
-
作者:一骥
期号:第4期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东方艺术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 客家山歌 历史故事剧 话剧 剧作家 人物刻划 评奖 戏文
-
描述:、副秘书长田野、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顾颂恩、原文化厅厅长史行、钱法成、舟山市、普陀区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丁萼华主持,周巍峙、顾颂恩、钱法成、田野等分别讲了话。一致认为以田汉命名的“田汉戏剧奖”非常有意义,坚持十三年不容易,务必坚
-
中国大陆客家人居的空间分布及群体的特质
-
作者:钟声宏 黄德权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文化 客家特质
-
描述:客家民系是汉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陆客家人居分布范围广,空间上基本上与当前倡导的泛珠江三角洲合作区域一致。客家人聚集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居住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生态良好,讲客家话,文化上崇文重教,经济普遍以农业为主线,对外交流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
-
我的美国邻居
-
作者:孙紫玲
期号:第6期
来源:华人时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圣诞前夕 裤套装 麦迪逊 彩色灯泡 十分忙碌 嬉戏玩耍 连衣裙 烘干机 直僵僵 美国妇女
-
描述:不知道她有多少衣服,但一年里几乎没有看到重复的,她胸脯高挺,目不斜视,显出高贵自信的派头。 她是房东的母亲。她女儿衣着考究,谈吐高雅,很具风度。圣诞前夕,房东随其先生到各房客家贺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房东住在离这10多分钟车程的另一幢房子里,有理想的工作和睦的家庭,但不愿生育。她每天给母亲打电话问安,有时也提着大包小包来看望老太太,
-
客家地区汉语次标准语的形成和特点
-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5期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汉语次标准语 特点
-
描述:客家人所说的那种没有翘舌音 ,没有轻声、儿化的 ,带有浓厚地方色彩和书面语化的普通话 ,实际上就是一种汉语次标准语。它是伴随汉语标准语而来的 ,因为模仿汉语标准语才会产生这种次标准语。分析客家地区汉语次标准语的形成原因、基本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其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
客家文化与彭祖文化
-
作者:彭会资
期号:第2期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养生学 客家文化 彭祖文化 文化纽带 开拓创新
-
描述:创新精神和养生文化,在客家人心中有着长久的影响。用客家话阅读与《彭祖经》相关的养生学著述,特别方便,因而彭祖养生文化在客家民间形成一定的习俗,西方学者视为“中国种族和文化长期绵延的原因”。“客家人是
-
《红楼梦》中的客语词及其对作者籍贯的质疑
-
作者:陈哲仁
期号:第1期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客语词 客家方言 共同语
-
描述:《红楼梦》中存在着许多客语词,它是客家方言和共同语(即现代用的普通话)双轨并用的产物。这里依据《红楼梦》中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论证客语词的地位。同时也由客语词和客家族群聚居的风俗入手,列举实例证明曹雪芹的籍贯非近世红学家所认可的东北辽阳。
-
广东客家古宅 始兴满堂围屋
-
作者:郭晴 曼竹鱼
期号:第2期
来源:华夏人文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话 客家 清水河 塑料袋 外地人 历史文化
-
描述:我们的车子刚驶过隘子镇清水河上的十二渡桥,76岁的叶玉英就在围屋前的路口远远的等着我们。这个头披毛线帽子,腰间系着围裙的老妇,最让我们醒目的是,她手中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子里,塞着几张白纸黑字的关于满堂围屋的介绍。我们几个外地人虽然不能完全听懂叶玉英的广东话,不过还是请她当我们的“导游”。
-
在老家“吃新年”
-
作者:邱长福
期号:第4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鸡肉味 新年 母亲 佐料 乡俗 客家 犯规 魔芋 第二次 集镇
-
描述:大年初一,我携儿子前往大姐家“吃新年”。大姐住在大山窝里,离集镇20余公里,这是我第二次去她家。1974年,大年初三,母亲带10岁的我去大姐家“开斋”(按客家乡俗年初一、初二吃素)。母亲一路教我做客的各种规矩:“不能说晦气话,吃鸡肉只能夹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