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台湾客家采茶戏的发展与衍进
-
作者:黄文杰 吴亚玲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采茶戏 政治经济环境 发展 衍进
-
描述:世纪的曲折发展历程,探讨和分析在中华传统文明大语境下,台湾客家采茶戏在相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所经历的不同发展境遇。
-
整合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产业
-
作者:郭起浪 钟美珠
期号:第34期
来源:商场现代化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资源 产业
-
描述: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抓住机遇,整合赣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赣州文化产业。弘扬主旋律,着力打造赣南红色文化;突出特色,着力打造赣南客家文化;传承历史,着力打造赣南宋城文化。
-
河源市东源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生态垂范 万绿之源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生态环境 东源县 河源市 省级 饮用水源地 客家文化 资源丰富
-
描述:东源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总面积40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2万,辖20个镇、一个畲族乡,属客家文化地域。东源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珠三角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之一。东源县自建制以来,不仅存在发展经济的问题,还负有环境保护的重任,尤其是
-
论客家先民南迁与唐宋时期梅州的青瓷文化
-
作者:梁德新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唐宋时期 梅州 南迁 瓷文化 地方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 开发
-
描述:一、客家先民南迁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梅州有人类居住至今约有4000年。这在我国的开发史上,还是比较早期的开发地域之一,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至南齐(479—502年)时,梅县从当时的海阳分出部分地方置县(时称程乡县)
-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精神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示
-
作者:罗建和 曹知博
期号:第7期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精神 标志设计
-
描述:通过对客家文化内涵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及对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文化精神和建筑特征分析,探讨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和哲理文化内涵特色融入现代标志的意义,对现代标志的借鉴,以及设计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寻求一些新的设计思路,赋予标志新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生命力,传承新的中国元素理念。
-
明清时期嘉应州客家人移民入台原因探讨:以镇平县陈氏为例
-
作者:金璐洁 任小芳
期号:第7期
来源:当代青年·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嘉应州 客家人 移民入台
-
描述:明清时期广东省嘉应州的大量客家人东移到台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宗族和家庭又有不同的原因,本文主要以明清时期嘉应州镇平县陈氏为例,探究其入台原因。主要从生存环境的恶劣,政府政策的影响以及客家人的冒险与探索精神着手进行简单探讨。客家人的迁台对于台湾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
龙岩:只好嫁给客家人
-
作者:天一燕
期号:第35期
来源:博客天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区行署所在地,下辖县里的人上到这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来工作的人很多,而客家人又老乡观念重,相互提携,相互关照,因此龙岩城里客家人日益增多,随着城市的发展,龙岩人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客家人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
客家华侨:勇于开拓、爱国爱乡的典范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5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人华侨 客家人 爱国 资源短缺 商品经济 清代中叶 梅州 谋生
-
描述:有句俗话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多地少生存资源短缺,至清代中叶,大量客家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遍及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谋生。客家华人华侨以梅州最多,据统计,在海外的梅州籍客家人约300万,赣南、闽西约50万。
-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设计发展
-
作者:彭轶 钟朝玲
期号:第11期
来源:科学时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形象 城市建设
-
描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众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城市形象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就赣州而言,如何深入发展宋城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是当前城市形象建设发展的主要思路之一。
-
台湾屏东潮州移民的族群关系:从硬性文化与软性文化的视角来看
-
作者:横田浩一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关系 性文化 移民 潮州 台湾省 日常生活 经济力量 文化产业
-
描述:一、前言 本文从硬性文化与软性文化的视角来对台湾屏东潮州移民的族群关系进行探讨。在这里硬性文化是指通过地域开发或文化产业等政治经济力量重新创造的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实践有着巨大的距离。另一方面,软性文化指的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与民俗。这些区分基于德·塞尔托的定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