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龙泉阴地契约文书特点与客家“二次葬”习俗
-
作者:王雪梅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泉 阴地契约文书 客家 二次葬
-
描述:四川龙泉阴地契约文书主要分为三类:送讨、借、买卖。各类契约满足了不同情形下对阴地的需求,各自权利义务明确。从内容上看,讲究程式,叙述严谨,其中阴地买卖契约既具有清代土地买卖契约的一般特点,又具有阴地买卖契约的特殊性。在龙泉阴地契约文书中还体现出客家“二次葬”的习俗。
-
学者与草根互动中的社会史研究:以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为个案
-
作者:刘正刚 王潞
期号:第3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史 学者 草根 客家人
-
描述:社会史研究取向始终将学术眼光向下,学者走出书斋亲临历史现场进行考察,调动了基层草根文史工作者的热情。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十年来的历程表明,学者与草根之间的互动,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史料发掘利用上,都为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
清初四川移民社会情势摭零
-
作者:李全中
期号:第5期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初四川 人口锐减 渐复省会 土著贡献
-
描述:清初四川人口的锐减当归因于清军、南明军、吴三桂叛军、农民军等参战各方进行的战争,以及水旱、瘟疫等自然灾害。清军置藩司于保宁而缓复成都,是由于清军在战场上未取得主动权,并且兵力和给养不足所致。在土著人口锐减、大量移民涌入四川之时,战乱“孑遗”的土著为重建四川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
第二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学术研讨会 方言志 广播电视大学 语文 增城市 华南师范大学 中文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客家话
-
描述:第二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8月21-23日在广东省增城市举行。这次学术研讨会由增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客家方言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出席这次会议的共有五十余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广东、福建、江西和广西,还有日本、?..
-
客家方言“粄”类词与客家民俗
-
作者:练春招
期号:第1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粄 民俗风情
-
描述:粄是客家方言的特色词。在各地客家方言中,其使用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和丰富性,对外则显示出较强的排他性。本文主要从客家方言丰富多彩的粄类词透视客家的民俗风情。全文分四部分:一、客家方言粄的独特性;二、客家方言粄的一致性;三、客家方言粄的丰富性;四、粄与客家的民俗风情。
-
祝枝山和客家方言
-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祝枝山 正德《兴宁志》 客家方言
-
描述:明代祝枝山所撰正德《兴宁志》记录了明代广东兴宁方言齐韵作灰、庚韵作阳以及‘杨’、‘王’不辨等特点,并和吴方言乃至明代官话作了比较。就现存地方文献来说,这是目前所见对客家方言最早的描写,在客家方言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一百五十年前新安(香港)客家方言声母及其流变
-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客家 新安
-
描述:笔者利用1866年巴色会传教士所编客家话罗马字《马太福音》研究了一百五十年前的新安(今香港)客家方言语音及其流变情况。本文讨论了声母系统及其演变。
-
从“湖广填四川”到西部大开发:成都客家文化认同与变迁
-
作者:郭一丹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文化变迁 成都客家 湖广填川 西部大开发
-
描述:根据认同场景论的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化认同有一些得以延续传承,也有一些发生解构与重构。以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为个案,在“湖广填四川”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客家文化既有认同又发生变迁,传统客家文化应在当代语境下作适当转换,客家文化等优秀精神资源应加以坚守与传承。
-
广州地区的客家方言
-
作者:陈晓锦 郑蕾
期号:第2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州 客家话 音系 词汇
-
描述:本文介绍了广州地区客家话的分布,对现今依然生存于广州的较大客家话聚居点做了一个包括来源、分布地点、代表性的地点语言概貌等的介绍。
-
客家方言重叠式形容词分析
-
作者:钟慧琳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重叠式形容词 结构类型 词义特征 语法特征 句法功能
-
描述:客家方言重叠式形容词是客家方言中最能体现客家方言特点的语言成分。从结构类型、词义特征、语法特征及句法功能四个方面揭示客家方言重叠式形容词的特征,也是客家方言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