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让客家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亡
-
作者:陈季冰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乡野文化记忆
陈季冰 上海媒体人
我出生、生长和生活于上海,当然自认为是一个上海人,并引“海派文化”为豪。但如同大多数上海人一样,我的祖籍也不在上海本地,我父母年轻时从邻近的江苏省海门县来到沪上,因而我也总是将海门人氏视为自己的“同乡”。
虽说这两种身份认同交织在一起,在强度和深度上经常呈现出
-
第四届客家文化节落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高山青松根连根,四海客家心相连。中华文化昭日月,民族精神传万年。”昨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深圳大学、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及相关区委、区政府主办的深圳第四届客家文化节在悠悠客家山歌声中于
-
记者走基层共学六中全会精神客家文化绽新枝
-
作者:李烈刘才恒罗旺水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
客家中秋祭扫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邓新华
中秋节,是闽西北客家人的重大节日。一年月色最宜秋,此夜月圆人亦圆,是万家团圆的节日。同时,也是客家人缅怀、祭祀先人的日子。
在中秋节前一两天,出门在外的人不管远在天涯或是海角,都尽量争取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
这天早起,家主就在厅堂中点烛烧香,在门外燃放炮竹;主妇则忙着磨米浆做米?。
-
客家中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管细周
八月半,转屋家
为了抬头能见巍巍阴那
为了低头能听悠悠梅水
更为了今夜可以紧紧贴近
能懂阿姆话的一轮皎月
月出东山,书院清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千佛塔下诵经声绵远悠长
今夜,游子们又一次
回到生命的原点
早年许下的愿,在斗香燃起时
一一重现
归读,归读。今夜
让
-
“客家文化的自觉性让我感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摄制组在大埔深入到陶瓷生产车间采访。(照片由丘佳纳提供)
●本报记者李少凤通讯员林文昌
8月27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摄制组一行来到梅州,对我市各县(市、区)的建筑、饮食、民俗活动以及杰出乡贤等具有鲜明客家文化特色的项目和人物等进行深入采
-
广西陆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客家商会成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近日,广西陆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客家商会挂牌成立。陆川县目前居住着70多万客家人,陆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客家商会的成立,顺应了生活在海外客家人的需要,它是陆川县客家人与国内外的客家社团
-
第四届客家文化节昨晚闭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钟华生 通讯员 曾培新 刘对现)12月20日晚,第四届客家文化节闭幕式暨创新客家歌舞剧《月照围楼》演出在深圳保利剧院举行。该活动既是为期8天的客家文化节的总结演出,也是对深圳创新
-
试论三明客家地区的地位与作用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俊 生 树 钰 允 武
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原省委副书记林开钦同志的最新专著《论汉族客家民系》(以下简称《论民系》)是客家研究的一部力作。最近,我们又对这本专著进行了认真学习,觉得专著
-
首届客家“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举行
-
作者:黄如飞 黄水林 李绍炜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黄水林 李绍炜) 18日,首届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在连城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连城县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上,文化部“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台湾苗栗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院长刘风锦等与会专家学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