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深圳客家文化节开幕
-
作者:孟迷齐洁爽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孟迷 齐洁爽)昨晚,一场汇集广府粤曲、客家山歌与潮汕英歌的晚会《岭南三韵》在深圳保利剧院拉开了第六届深圳市客家文化节的序幕。“客家文化节”系“创意十二月”重点活动之一,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等主办,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等承办。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张效
-
甘坑客家小镇开门迎客
-
作者:毕国学 范建华 林素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商报讯】(记者 毕国学 实习记者 范建华 通讯员 林素珠)“甘坑客家小镇客家风味浓郁,是市民欣赏客家文化的好去处。”昨天,文博会龙岗分会场甘坑客家小镇在酣畅淋漓的雨水中应运而生,成为龙岗向外展示客家文化的新窗口。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等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新生的客家小镇。
客家文化博大
-
略谈客家方言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耀奎
客家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描述事物生动、形象、确切。在教学中或与人交流,如果适当运用客家方言加以解释,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陌生为熟悉,变呆板为生动。有些客家方言
-
突出客家元素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茶果备受市民青睐。本报记者 眭建来 摄
本报讯 记者眭建来、通讯员唐伟成报道:11月2日,市第七届公园文化节坪山办事处分会场系列活动在大万世居拉开帷幕,1000多名市民品客家黄酒、尝客家茶果,一起欣赏富含地方特色的文艺汇演。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正勤宣布活动开幕。
坪山
-
深圳寻梦客家文化
-
作者:谷少传 叶可方 张英信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谷少传通讯员叶可方张英信)近日,龙岗区旅游局、坪山街道办组织旅游专家对以“城市本源,鹏城旧梦”为主题形象定位的大万世居旅游策划进行了论证。论证会上,旅游专家对“深圳·1791”的旅游策划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名为“深圳·1791”大万世居旅游策划方案认为,大万世居的旅游产品定位是“深圳
-
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之“客家文化艺术展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国超摄)
编者按:为更好地扩大客家文化艺术展览受众面,进一步提升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的社会效益,加快推进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建设,本报特设立“报上展厅”,将连续推出“客家文化艺术展览巡礼系列”,集中展示让客都人引以为豪的特色鲜明、绚丽多姿的客家文化艺术。今天先刊登《客属名家书画吹拂清新
-
开栏的话—— 以“大客家”办好新“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全新改版后的“客家”栏目与读者见面了!我们有志于在广大作者、读者的热情支持下,把她打造成品牌栏目。通过以“立足‘世界客都’,面向全球大客家”为定位的新“客家”,努力将本报打造成为世界了解客都的重要窗口、传播全球客家文化的重要基地、客属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力擦亮“世界客都”品牌。
改版后的新“
-
客家二十四节气的农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曾本元
在我国历法的农历中,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而每个节气,在客家农村都有独特的农谚。这些农谚内容独特,丰富有趣。过去许多农人俱耳熟能详,并指导农业生产。时移世易,现在能流利背出这些农谚的农村人已不多,现择其要者列出,以飨读者。
立春:交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雨水:雨水下雨,农民心欢喜。
-
嘉应学院音乐学院举办客家山歌情景剧大赛 唱客家山歌扬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黄佳丰)昨晚,嘉应学院音乐学院举办客家山歌情景剧大赛。大学生们在台上载歌载舞,尽情斗歌,切磋技艺,为观众献上了热辣辣的客家山歌大餐。
据了解,情景山歌是具有大学特色的山歌,能更好地融合现代音乐、舞蹈、服装等元素,表现力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演出的学
-
华裔江西寻根:将客家文化带回去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营员参观客家文化景点,教授客家采茶戏基础舞蹈和唱腔以及太极功夫扇、学做客家特色菜肴等内容,与中国家庭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