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民居演变过程中防灾作用的初步研究:以梅州客家传统民居为例
-
作者:李婷婷
来源:暂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形成 演变 防灾
-
描述:各种有效的防灾措施的应用而提高了耐久性。
-
西昌·客家:探究西昌客家文化及建筑的模式语言
-
作者:谢英鉴
来源: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暨第35届年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模式语言 演变 文化保护
-
描述:地拆除新建,导致原有的客家宗祠和寺庙几乎绝迹.此文是在总结了调研测绘结果后对于客家文化及建筑的模式语言的部分总结归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对当地的客家文化进行展示,也希望能对于以后客家民居的保护与重建提供参考资料.
-
成都客家方言基本词汇的演变方式初探
-
作者:兰玉英 曾为志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成都客家方言 基本词汇 演变方式
-
描述:都官话中相应的词语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成都客家方言词汇的演变方式,包括交混式、迭置式、替代式和创新式几种。文章认为成都客家方言通过交混、迭置、替代和创新等演变方式来重建了一个基本词汇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传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
客家特性形成过程之研究:兼论中华民国初期著名军政人物的家族
-
作者:濑川昌久 钱杭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演变中逐渐形成的过程。
-
重构卫前围:一条新安地区广府围村的形态演变
-
作者:黎东耀
来源: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衙前围 新安地区 广府围村 客家围村 中轴
-
描述:村类型—广府围村的形态特征。从而提供一种以建筑形态分析为基础的民居研究方法,并重构这种围村类型在南粤地区所呈现的一段前现代文化史。
-
从“流民”到“客家”:客家族群意识的兴起与变化
-
作者:温春香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此,才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为族群的客家是如何形成演变的。
-
畲族历史迁徙与文化认同理性:以景宁鹤溪镇“六保”畲族村落汤
-
作者:王逍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种的"五溪蛮"后裔们,游耕迁徙于闽粤赣交界处广袤的山区,彼此交融并逐渐向统一族群的方向演变,
-
现实的文化和族群——闽西的客家和畲族
-
作者:杨晋涛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早在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中就曾说到:客家初到闽、赣、粤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要想不与他们互相混化,亦事势所不许。客家学逐渐成为一种显学之后,学者们更是对于客家民系和畲族的关系投入频繁的关注。如果说罗香林的论述还未接触到对这种关系之实质的讨
-
畲汉通婚初探
-
作者:郭志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20世纪30年代客家研究宗师罗香林提出畲、客通婚的科学猜想。他说:客家初到闽粤赣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就想不与他们混化,亦事势所不许。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有关畲汉通婚及其在客家形成中的作用这一研
-
试论客家先民与闽粤赣山区畲民的关系
-
作者:郑树钰 连传芳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汉族是中原华夏族不断与其他民族接触、融合而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民族的,而客家作为汉民族共同体内的一个支系,也同样在南迁的过程中和其他民族不断地融合同化,并最终在闽粤赣交界区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客家民系。在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问题上,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应在宋代特别是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