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客家族群“隐而不显”之探析
-
作者:汤韵旋
来源: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高山族即所谓"四大族群"。根据最新的统计,各族群的比例分别为:闽南人占73.3%、客家人占13%
-
黄遵宪《己亥杂诗》对客家陋俗的批判
-
作者:张永芳
来源: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黄遵宪 民俗 客家陋俗 批判
-
描述:各地民俗中,都有一些糟粕,应当予以祛除。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对其家乡梅州的客家陋俗,便写诗作了清醒的批判。这里主要分析其自传性组诗《己亥杂诗》中对童养媳、拜胎神、信道士、迷风水等四项迷信陋俗的认识。
-
连城方言性质小议
-
作者:罗滔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本文与严修鸿先生讨论连城方言的性质和归属问题,认为连城的城关、四堡、新泉、庙前的方言没有闽语特征,不能叫“带有闽语特征的客家话”;姑田、赖源话,客闽混杂,以客话为主,应称之为带有闽语成分的客家话,不宜看作是“受客家话影响的闽语”。
-
大万世居客家围保护规划研究
-
作者:张韧柘 吴迪
来源: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深圳 客家围 大万世居 保护规划
-
描述:住功能以及进行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改造,可能引致文物本体的破坏,因此规划不要求恢复围屋的历史居住功能。但规划认为围屋作为原住民社区活动场所的历史功能应该尽量予以保留,并适当结合室外开敞空间布置社区活动场地,维持世居作为客家原住民精神寄托的重要地位。同时,规划认为可以利用围屋内外的室内室外空间表演、展示客家民俗风情、安排客家民俗体验活动,开展客家文化旅游活动。在规划中将体现客家先民智慧的沙墩陂水利工程一并纳入旅游展示活动。
-
深圳龙岗客家围的寻访记录、认知评估和保护利用
-
作者:夏青 王耀兴 郭旭东
来源: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龙岗客家围 记录 评估 保护
-
描述:通过对龙岗客家围现状在历史、环境、建筑、文化、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整体性和特征性的认识,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定量的相对价值差异评估,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方法、内容及措施,明确了龙岗客家围在深圳城市总体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
论石壁是构建客家区域文化的要地
-
作者:张恩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熟悉一下什么是客家、客家人、客家民系等。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群体,她是古时中原人南迁到赣闽粤的山区,同化和融合了有关土著居民而逐渐形成的具有较独特客家方言、风俗习惯和文化心态的稳定共同体。客家人
-
江西赣州客家5项舌运动类型
-
作者:张晓瑞 郑连斌 陆舜华
来源: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人的舌在舌外肌的协同作用下,各舌内肌的收缩或舒张可以使舌产生一些特殊的运动形式,这些特殊的舌运动类型已成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的经典指标。客家人是华南汉族的主要族群之一,对其进行调查以丰富我国的人类群体遗传学资料。调查了520例(男343例,女177例)江西赣州地区的客家高中生的5项
-
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特征词
-
作者:侯小英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东江中上游本地话存在一批内部大体一致而周边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语,这些特征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片方言的个性特征,并有助于把握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为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客方言的特征及内外关系提供新的材料和视角。本文将对其中部分特征词语进行描写分析。
-
试从自然科学角度探讨客家源流
-
作者:叶智彰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较发达的中原文化融化于南方较多数的古百越族中,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客家共同体[引.迄今,由于史料不全或记载失真等原因,仅仅从社会科学研究客家源流及其实质等问题.颇难做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因此有必要从自然科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客家民系的本质。
-
坤卦与客家女子人生
-
作者:冯秀珍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坤卦与内涵 客家女子秉性 坤卦品质分析
-
描述:自我牺牲、忠贞不二等秉性,这些都可以说是坤卦厚德载物品质的体现,这些品质秉性与客家族群来自古代中原/具
上页
1
2
3
4
5
...
6
7
8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