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入层OTN在移动本地传输网应用研究
-
作者:林德风
期号:第16期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入层OTN
-
描述:随着近年来中国移动无线业务以及集客家宽等有线业务快速发展,对接入层光缆网络的需求迅速增长,受限于市政管道等原因,在一些移动本地网内,接入层光缆网络建设受到限制,严重影响各类网络部署与建设,因此研究接入层OTN在本地传输网的应用对于缓解当前光线资源紧张局面,满足业务发展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
构建客家文化中陶瓷特色休闲旅游业的思考
-
作者:熊青珍 冯百常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商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休闲 旅游 陶瓷 文化 产业
-
描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在打造"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城市品牌中,梅州大埔陶瓷行业挖掘自身潜力,开发地域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开展客家文化中陶瓷特色的休闲文化旅游及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做活本地特色产品并形成本地特色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
粤东客家传统武术流失原因与对策
-
作者:焦峪平
期号:第4期
来源: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 客家武术 传统武术 流失原因
-
描述:客家是在历史迁移中形成的独特的汉族民系,粤东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武术作为客家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发展中出现了流失迹象。探析粤东客家体育文化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使客家武术文化得到保护,使其能更好的普及和发展。
-
浅谈客家山歌高校课程化教学模式
-
作者:王小锋
期号:第10期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高校课堂 课程化
-
描述:在地方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各地区的专业音乐院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东嘉应学院将客家山歌引进了课堂,在客家地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对客家山歌以高校课程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展开讨论与探索。
-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研究概述
-
作者:邬伟魁 陈繁华 严倩茹 宋伟
期号:第22期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医药 客家 民间医药 药用植物
-
描述:为了继承和发展客家民间医药,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该文对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知识进行初步整理探讨。主要介绍了梅州客家民间医术、药物、药膳及凉茶文化,分析了梅州客家民间医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希望为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广东客家围龙建筑文化探析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科学与财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建筑文化 粤东围龙屋 粤北围楼
-
描述:客家人原祖籍地为中原,是中国中原民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于闽粤赣地区,然后扩散到海外。客家先民几经辗转迁徙,在迁徙、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祖先)融合,形成独特的客家民系,并发展出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
-
赣南地区农村学校开展客家体育课程的可行陛研究.
-
作者:张允蚌 贡霞
期号:第23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体育 赣南 农村学校 可行性
-
描述:赣南地区客家体育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于赣南地区农村学校中推广客家体育教育,不仅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且利于传播和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对加快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也有积极的影响。
-
论客家先民南迁与唐宋时期梅州的青瓷文化
-
作者:梁德新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唐宋时期 梅州 南迁 瓷文化 地方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 开发
-
描述:一、客家先民南迁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梅州有人类居住至今约有4000年。这在我国的开发史上,还是比较早期的开发地域之一,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至南齐(479—502年)时,梅县从当时的海阳分出部分地方置县(时称程乡县)
-
印象蕉岭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厚重的客家历史文化、原生态的蕉岭,被人赞誉为养生福地、宜居绿洲。"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独特的客家饮食文化促进了蕉岭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蕉岭通过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向"经济宽裕县、生态示范县、文化先进县、社会和谐县"成功转
-
论客家筝派的艺术特点
-
作者:王晨阳
期号:第7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汉乐 客家筝派 演奏特点 重要人物
-
描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传着一种古老的音乐,它包括古典丝弦音乐、中军班音乐、八音、民间大锣鼓和庙堂音乐几类.客家筝乐在广东汉乐的形成发展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是广东汉乐飞出万川,飞向全国,飞向世界的翅膀!因此,对客家筝派的主要进行挖掘与探讨,对促进客家筝乐,乃至对广东汉乐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