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69)
期刊(1703)
图书(248)
学位论文(229)
视频(110)
会议论文(34)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869)
期刊 (1703)
图书 (248)
学位论文 (229)
视频 (110)
会议论文 (34)
图片 (4)
按年份分组
2015(115)
2014(2181)
2012(579)
2011(555)
2010(528)
2009(192)
2008(196)
2007(103)
2005(19)
1988(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083)
其它(424)
闽西日报(22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
八桂侨刊(3)
时代文学(2)
科学时代(2)
银行周报(1)
广东党风(1)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昭平(北陀)客家“怕”的再语法化及其功能演化
作者:雷冬平 罗华宜  期号:第1期 来源:钦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怕”  语气助词  语法化  疑问度 
描述:研究即是如此.
说故事与民主讨论-一个公民社会内部族群对话论坛的分析
作者:范云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民主季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说故事  民主  族群  叙事  审议民主 
描述:工作坊爲研究對象,透過量化與質化的方法分析說故事在民主討論中的效果。我們發現,女性以及客家與原住民族群較傾向於使用說故事這種言說方式。在內容上,說故事最有可能被用來表達認同的立場,以及弱勢的創傷經驗。最後,說故事的對話基調較有可能表達感激,故可能促進相互的尊重與信任。整體而言,說故事雖然無法觸發更多的爭辯、質疑等回應,但在降低弱勢參與門檻、認同表達、信任建立等民主溝通的障礙上,相當有貢獻。
讲啥米咁唔要紧?语言资本对族群间职业取得差异的影响
作者:陈婉琪 温郁文  期号:第44期 来源:台湾社会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资本  职业取得  族群  雇主  闽南语 
描述:本,在不同職業取得面向上各自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此外,由於傳統分析方式在因果關係上的推論限制,本文也將利用工具變項估計法,針對語言的影響力做更可靠的估計。「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涵蓋數種語言流利程度之豐富資訊,利用這份資料的獨特性,本分析得到以下幾項結論:一、國語能力對於脫離勞動階級、取得較高地位的職業確實有顯著正向影響;二、在相同教育程度下,外省族群職業地位較高,但國語能力解釋了大部分差異;三、控制教育及國語程度之後,客家族群具有顯著的職業地位弱勢;四、客家及外省人成爲小雇主的機會比閩南人來得低,但閩南語能力是解釋閩南族群之小頭家優勢的主因;外省、客家人一旦掌握閩南語,脫離自營或受雇身分、成爲小頭家的機會並無差異;五、一旦考慮到亟需人脈的「大雇主」身分,國語及閩南語都具有顯著正面影響;六、工具變項估計法得到的結果顯示,語言程度的實際影響力事實上要比傳統分析之估計值來得更大。
“客家研究”反思:以太平天国与客家的崛起为话题
作者:张英明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历史  客家  太平天国 
描述:本文说的“客家”,不是对世间客居人群的泛称,而是一种学术专名,用以特指历史上在赣闽粤边区化育成型的汉族新兴民系。客家学大师罗香林曾经指出:“客家是五代后新兴的民系,自赵宋至元,为婴年时期,自朱明至清初,为童年时期,自嘉道至现年,为少年时期,……嘉道以后,世局日
福建省客家学(联谊)会举行97'新春茶话会
作者:伍洪祥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志  客家 
描述:福建省客家学(联谊)会举行97'新春茶话会
张汀开会长在1996年年会暨中秋同乐晚会上的讲话
作者:暂无 来源:漳州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张汀开会长在1996年年会暨中秋同乐晚会上的讲话
首席顾问童小鹏同志在市客联会常务理事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暂无 来源:漳州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首席顾问童小鹏同志在市客联会常务理事座谈会上的讲话
海内外客家人广东河源共话乡情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华人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河源市  广东省  乡情  世界 
描述: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日前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名客属代表和嘉宾齐聚客家古邑,共叙亲情友情。
从六堆客家俗话谚语探究稻米文化之意涵
作者:曾纯纯 劉秀俐  期号:第3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稻米  客家  俗话谚语  稻米文化  饮食文化 
描述:觀的詮釋,通過研究稻米文化能清楚地了解到客家精神的傳承軌跡。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收集六堆地區俗諺語書籍作為研究工具,將資料進行分類與分析。研究發現:由客家人對稻米相關詞彙的豐富與多樣性,就可以見出稻米對客家文化的重要性。客家俗話諺語中的稻米文化可分為兩類,耕作部分,強調不違農時,要適時耕種,呈現客家人重農性格;在飲食部分,米穀通常是生計的象徵,飯多具有貶義,特別是盛飯的器具,因為米飯得來不易,有時當思無時苦,粄通常強調形狀與軟黏的特性。在俗話諺語中反映客家人勤儉惜福的人生觀、務實求穩的工作觀、愛物惜物的飲食觀。總而言之,客家人主張勤於耕作,米穀是財富象徵,但飯在客家人眼中,能少吃就少吃,特別是毋需耗費體力時或毋需工作的夜飯,就少吃或不吃,多吃飯是代表好吃懶做的形象。
上古汉语二等r介音读合口的客家新证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8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古汉语  介音  二等韵  客家话 
描述:7,向上挑起)存在着读u介音的层次,可作为这个构拟的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