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北采茶戏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方法与表演特色
-
作者:刘忠海
期号:第3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采茶戏 人物形象塑造 艺术方法 表演特色
-
描述:粤北采茶戏属于广东的六大剧种之一,由古代粤北客家人创造并流传至今,约有100多年的历史,盛于南雄、翁源和韶关等地.身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北采茶戏艺术特色鲜明,它欢快活泼、载歌载舞,表演中饱含生活情趣,是客家的一朵艺术奇葩.
-
召唤客家乡镇的历史-日治时期桃园新屋的人物群像与权力网络
-
作者:顾敏耀
期号:第3期
来源:清云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史 村史 地方志 地方菁英 領导阶层
-
描述:召唤客家乡镇的历史-日治时期桃园新屋的人物群像与权力网络
-
浅述客家人在中法战争中的作用
-
作者:温哲君
期号:第3期
来源: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中法战争 重要因素
-
描述:本文通过剖析中法战争中的主体,阐明客家人的素质是中国在军事上战胜法国侵略者的主要原因。
-
追忆青春的军营叙事:与朱旻鸢对话录
-
作者:徐艺嘉
期号:第2期
来源:神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篇小说 中短篇小说 新生代 人物形象 军营 作家群体 讲故事 文学创作 坝上 故事性
-
描述:龙记》等,曾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一等奖等奖项。
-
追忆青春的军营叙事:与朱曼鸢对话录
-
作者:徐艺嘉
期号:第2期
来源:神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短篇小说 对话 叙事 军营 青春 追忆 文艺创作 《牡丹亭》
-
描述:龙记》等,曾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一等奖等奖项。
-
说话的维它命
-
作者:吴维娟
期号:第10期
来源:继续教育与人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赞美者 人的尊重 环境部 心理活动 客家方言 死亡报告书 市场营销 表现自己 最好的事物 美的事物
-
描述:需要,如果场合发生变化了,而人物的语言没有变
-
客家土楼探秘
-
作者:陈则慧
期号:第2期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 永定 客家先民 客家人 建筑模式 冬暖夏凉 北回归线 日本建筑 组合形式
-
描述: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卫星扫描到八闽大地崇山峻岭中依山傍水间的一堆堆圆形、不同组合形式的建筑物,成了美国科学家心中的疑团是什么军事基地、军事设施?到后来,才知道这是福建土楼。土楼被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誉为是"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
客家梅州籍华侨与辛亥革命
-
作者:李存章
期号:第3期
来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华侨 客家 中国同盟会 革命事业 军事干部 革命党人 梅州市 革命活动
-
描述: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人们不可忘记梅州籍华侨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本文就客家梅州籍华侨在人力、物力方面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作一概述。 1903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了一所培养军事干部的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创办之初,全校14位学员,客家梅州籍华侨青年便占三位,他们是:李锡青、刘群立、
-
富有特色的闽西客家土楼
-
作者:陈旭
期号:第6期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20世纪80年代 闽西 组合形式 导弹发射 核反应堆 军事基地 军事设施
-
描述: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卫星扫描到八闽大地崇山峻岭中依山傍水间的一堆堆圆形、不同组合形式的建筑物,成了美国科学家心中的疑团:如果说不是“中国的导弹发射基地、核反应堆”,那到底中国折腾出的是什么军事基地,什么军事设施?
-
画家刘济荣的西部情结与岭南精神
-
作者:李钟声 郭珊
期号:第3期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国人物画 牦牛 西部 创作 人民大会堂 客家 西藏 岭南精神 广州
-
描述:澳门政府之邀在澳门市政厅举办个展。出版有《刘济荣人物画》《人物画谱》《牦牛画法》《刘济荣画集》等。2007年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客家情—刘济荣人物画集》。国家人事部2002年授予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