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与谢氏渊源浅探
-
作者:谢中谋 刘敏佳
期号:第6期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谢氏 客家文化
-
描述: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至粤闽而来,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一种渊源关系.客家文化拥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特点.谢氏是客家人的一大姓氏,谢氏同样源于中原地区.考察谢氏渊源对理解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构建客家文化中陶瓷特色休闲旅游业的思考①
-
作者:熊青珍 冯百常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商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休闲 旅游 陶瓷 文化 产业
-
描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在打造“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城市品牌中,梅州大埔陶瓷行业挖掘自身潜力,开发地域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开展客家文化中陶瓷特色的休闲文化旅游及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做活本地特色产品并形成本地特色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
客家社区的传统建构与文化抗争-以粤东钟姓护祠事件为例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拆迁 护祠 传统建构 文化抗争
-
描述:经历了一个构建和创造、再造的过程,并促使地方社会文化变化发展,传统文化在“无意识地传承”的同时又被“有意识地创造”。面对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和扩张,传统文化没有消失、中断,而是继续作用,甚至在许多层面强大和复兴。
-
客家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本土化研究:以赣南地区为例
-
作者:刘莹 朱佩颖
期号:第11期
来源:家教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文以赣南客家地区为例,探讨了在中国英语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在英语语言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大环境下,为了在国际交往中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本土文化,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将英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
先秦义利观对客家廉洁文化的影响
-
作者:刘东江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君子品格 群体意识 先秦义利观 廉洁文化
-
描述:由于客家文化来源于中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对客家廉洁文化形成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先秦义利观作为客家廉洁文化的传统底蕴,为客家廉洁文化的溯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传统义利观对古代君子品格的塑造和民系的群体意识的影响直接对客家廉洁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
-
老族群,新感动: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研究
-
作者:吴良生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产业 客家研究 产业研究 文化创意 台湾经验 客家人 产业化 族群意识 客家族群
-
描述:的中国,也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样一个文化多样的国度,地域文化的产业化理应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客家文化自上世纪30年代客家学开始创立以来,伴随着学术、政府和社团的推动
-
浅谈赣南客家的历史及其文化特征
-
作者:肖文艳 曾敏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外企业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 历史 文化 特征
-
描述:界文化相融合,客家文化在受关注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淡出很多人的视野,社会上听过客家文化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了解客家文化的人则少之又少。本文试从历史、方言、建筑、艺术、饮食等角度论述赣南客家文化特征,以期丰富客家文化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赣南客家文化。
-
让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
作者:廖紫霞
期号:第6期
来源: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校园环境 渗透 多媒体 客家文化
-
描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文学科中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刻地挖掘、揣摩和品味传统文化,要让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组织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
-
孙淑元:客家文化 客家情
-
作者:石依 杨舒霞 万艳琴
期号:第5期
来源:荣誉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国货生意,是香港地区陶瓷总代理,改革开放的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进出口统一经营的模式,但是那份对商业的敏锐感却在孙淑元女士身上沉淀了下来
-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i
-
作者:潘文涵 高美丁 曾明淑 李蘭 洪永泰 李隆安 蕭信雲 葉文婷 黃伯超
期号:第1期
来源:臺灣營養學會雜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調查 營養 飲食 健康 設計 權數 知識 態度 行為 臺灣
-
描述:單位作為擬定衛生政策之參考。在此次調查中,我們將臺灣地區359個鄉鎮市區分為客家、山地、東部、澎湖、院轄市、省轄市及都市化程度第一級地區、和都市化程度第二級地區等七層。各層各抽出3個鄉鎮市區,同一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