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地理和历史行政地理的密切关系--以浙江方言分区为例
-
作者:游汝杰 周振鹤
期号:第2期
来源: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政地理 政区沿革 州府 嘉兴 移民史 二级政区 浙江地区 行政区划 方言地理 青田县
-
描述:语言学界都承认这种关系有重
-
历史上汀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客家形成的自然背景考
-
作者:蔡驎
期号:第3期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汀江流域 地理环境 客家族
-
描述:烟草和纸张等的重要产地。
-
赣南、闽西客家歌谣的现代化历史进程
-
作者:王予霞
期号:第7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闽西 客家歌谣 现代化历史进程
-
描述:子的外来文化、民间文化三者之间的贯通。但客家歌谣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内在叙述模式,使三元文化的交融合流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动态格局,为我们的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背景中展开民间歌谣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例证。
-
客家精神的杰出代表——梅州客家历史人物综述
-
作者:肖伟光
期号:第S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精神 爱国爱乡 客家先民 性格 客家人 功勋 杰出人物 交流与合作 历史人物 经济文化
-
描述:烂光辉。磨练形成了客家人特有的性格素质、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即"客家精神"。
-
赣南客家山歌女性意识的历史文化渊源
-
作者:贺超
期号:第1期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山歌 女性意识 历史文化
-
描述:赣南客家山歌十分丰富。赣南客家女子用山歌表达着她们的爱欲情思。赣南客家山歌中所呈现出的星星点点的女性自觉意识最初应渊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精神。而赣南客家妇女独特的生存环境也造就了她们独特的禀性。
-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实施思考
-
作者:黄厚文
期号:第4期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规划 赣州
-
描述:赣州城地处"三山"、"三水"之中,形成独特的龟形城市形态和"丁"字形传统空间格局,具有以客家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特质.其保护规划从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着手,提出名城保护的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以名城风貌特色保护、整体环境改善的成果吸引游人,促进地方旅游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
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
-
作者:陈春声 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之际 韩江流域 潮州 客家 迁海 土楼
-
描述:韩江流域21个县都出现了大量的军事性城寨,而清初的"迁海"政策也对该地域的社会组织和聚落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复界"之后"粮户归宗"的举措,则导致聚族而居的单姓大村的普遍出现。
-
将更开阔的视野投向章贡大地──赣南的地方历史研究及其面临的
-
作者:梁洪生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历史 视野投向 赣南地区 地方社会 赣南客家 王阳明 江西 客家民系 客家地区 赣州地区
-
描述:、南安)一州(宁都),到民初统合为“赣南道”,又从民国中期分为两到三个“行政区”,再合为近几十年来的一个政区整体(包括1954年以后较长时间独称“赣南行政区”,而不同于江西其他“专区”)。这种分分合合的原因和运作机制,本身已构成很有魅力的课题之一。另外,因为民国以来把江西省简称为“赣”,所以人们现在都习惯将赣州地区称为“赣南”,殊不知自古以来史籍所载本来意义的“赣”,就只是指称现在的“赣南”,而不是说江西全省。或可设想: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把近年来讨论颇为热烈的“赣文化”尺寸缩小,而锁定在赣南地区。我到过赣南的每一个县市,即使是借助现代的交通工具来行走,人们仍可为这片土地的多山而惊叹,而却步(尤其在县际公路和京九线通车以前),并由此遥想当年活跃在这一大片山区中的“赣巨人”、乡民百姓和形形色色的豪杰先烈们,面临的是怎样一幅生
-
历史时期闽粤赣边山区客家人的农业拓殖活动
-
作者:邓运员 杨载田
期号:第19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粤赣边 山区 客家人 农业拓殖
-
描述:分析了闽粤赣边山区客家农业拓殖活动的背景,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拓殖活动中特有的客家文化适应机钢。
-
赣南客家传统服饰原材料之历史考察
-
作者:周建新 钟庆禄
期号:第3期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服饰 原材料
-
描述:经济和社会影响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