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879)
报纸(2342)
学位论文(1191)
图书(738)
会议论文(116)
视频(8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2879)
报纸 (2342)
学位论文 (1191)
图书 (738)
会议论文 (116)
视频 (84)
按年份分组
2014(3940)
2013(465)
2012(521)
2011(579)
2010(510)
2009(334)
2007(221)
2006(107)
2005(51)
1988(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73)
南方日报(108)
神州民俗(8)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7)
经济与社会发展(4)
师道·教研(2)
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
中国高新区(1)
台湾客家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尹章义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省  客家研究  地方志  研究成果  客家史  研究  展望 
描述:台湾客家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客赣方言量词比较研究:以梅县和南昌为例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语  梅县话  南昌话  量词  比较研究 
描述:两大方言有几个共有的特色量词,各自也有一批体现各自特色的创新性量词,二者相比,客家方言的地方特色更强一些。
四川客家与亚文化圈研究
作者:程世平 张雪山  期号:第5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客家话  亚文化圈 
描述:流動中無疑隱含著一個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客家話亞文化圈的形成,是一個社會時代變遷主流文化遷移為亞文化的自然歷史過程。20世紀華語華文的“巨大變化”,在於思想統一與觀念普及致使差異消彌帶來的語言特色
惠州市城区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吴俊 刘玉  期号:第1期 来源:体育世界(学术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惠州市  城区老年人  体育健身  调查分析 
描述:立足于惠州市独特的地理人文和客家民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惠州市城区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老年人健身的阻碍因素,从而为惠州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嘉应学院客家方言研究所简介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方言词汇  研究所  客家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  科研项目  比较研究  广东客家  中文系  潮汕话 
描述: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7年);广东客家、潮汕、粤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以梅县、潮州、广州为重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011
德阳客家方言特色探讨
作者:廖庆 唐磊  期号:第5期 来源: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阳  方言  客家话  特色探讨 
描述:自清顺治末年,德阳地区因"填川"政策迁入了大量客家移民。时至今日这些移民的后裔仍然使用着与四川西南官话风格迥异的独特语言,形成了典型的"方言岛"现象。本文以声、韵、调系统的整理归纳为基础,搜集和描述了德阳客家独特的词汇和语言现象,对德阳地区的客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广东新丰副词调查及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
作者:李春燕  期号:第19期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丰话  副词  语法现象  特点 
描述:本文从<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抽取整类副词及<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摘抄有关副词例句,对广东客家方言的一种--新丰中的副词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类描写后在与普通话相关副词语法的比较中,发现了新丰副词语法的几点特殊现象,并尝试作一探讨.
惠州:饮食中的古老春天
作者:王恺  期号:第13期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春宴饱满而丰厚,几乎像是一桌无法消化的年菜。
浅议汉字文化圈背景下的客家研究:以三个入声字为例
作者:罗鑫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字文化圈  现代汉语普通话  入声字  客家话  中古时代  阴平  阳平  上声 
描述:众所周知,中古时代(约6世纪-lO世纪)的汉语有4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4声,但两者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平上去人”,后者指的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潮汕方言与客家的关系词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2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潮汕方言  闽南话  关系词  语言接触  语言学 
描述:潮汕方言与客家在地理上存在接触,在词汇上也有所共享。这些共有的词汇包括好几个层次,本文重点讨论仅见于两个方言之间的关系词。这些词语是客家与潮汕之间近千年接触渗透的结果,反映了区域的特征。对这类关系词的研究,可以增进对潮汕方言与福建闽南之间的差异的理解。